半岛电子二大爷是个苦命的人,只有一个闺女,还不懂事,用我们的话说,就是脑子缺根筋。后来好不容易找个了上门女婿,据说还是从很穷的地方过来的,为的就是走出大山。后来二大爷有了孙子,视若珍宝。可谁曾想,孙子也不正干,初中毕业就不上学了,然后整天在家上网打游戏。再后来,孙子从网上谈了一个女朋友,还没到年龄,就结婚了,不挣钱却不少花钱。
二大爷直到瘫在床上,一直都在外打工,后来干不动了,就以收废品谋生,不仅从闺女女婿那里拿不到养老钱,他还得经常拿钱给孙子花。大概在3年前,二大爷得了脑梗,不过比较轻,就去诊所输了几天的液就好了。从那之后,他的脑梗反反复复,直到去年年底,他再也下不了床了。诊所的医生让他去医院,说还有得治。可是,他自己一个人去不了医院。女儿女婿也不管他。就这样,他在床上待了两个多月,平时女儿就做点饭给他吃,直到有一天他不省人事,饭也吃不下了。他一个人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我见过很多的脑梗患者,轻者可能一点后遗症都没有,和没得病一样;再严重一点的,可能会有半侧肢体活动不灵便,甚至是偏瘫,下不了床;最严重的可能就直接丧命了。这与脑梗发现是否及时,抢救是否及时和有效,以及后续的康复治疗都有关。如果都像二大爷一样,躺在床上等死,结局肯定就是死亡。但其实,脑梗是可防可治的。
得过脑梗的患者可能都知道,脑梗最怕的其实是复发。有些人脑梗后不到一年就复发,有些人三五年之后复发,无论如何,每一次复发,都是对患者生命的一次考验。村里曾经有一位脑梗患者,都病了快10年了,一直好好的,家里人以为她没事了,结果有一天突然就去世了,原因就是脑梗复发。
所以,脑梗后患者最担心的还是哪一天突然就再次脑梗,然后一命呜呼了。甚至,在脑梗患者的圈子里流传着这么一句线年内一定会复发。也就是这句话搞得人心惶惶,很多患者到第5年的时候,每天都在恐慌和焦虑中度过。
当然不是!如今已经80岁的吴大爷就是最好的证明。他在23年前第一次得脑梗,也是最后一次,在此期间从未复发过。有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,他也只是笑呵呵地说,听线. 听医生的话,好好吃药,定期做好复查
吴大爷得脑梗那会儿,家里条件并不好,好在女儿比较孝顺,赶紧带父亲来到了医院。所幸送来的及时,老人家没有留下任何的后遗症。不过,出院的时候,医生千叮咛万嘱咐,一定要按时吃药,一个月后再来医院复查。细心的女儿谨记在心,从那时候起,父亲每天吃的药都由女儿供着。女儿比父亲都清楚,哪一天需要买药了。至于复查,女儿也是按时按点来接父亲去医院。后来条件好了,女儿更是把父亲接到了身边,监督他按时吃药,定期去复查。
长期规律用药,这是预防脑梗复发的关键。脑梗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慢性病息息相关,而这些病因是无法消除的。所以,想要预防脑梗复发,必须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。脑梗预防的常规用药主要有两种,即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,用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,预防血栓形成。除此之外,三高症患者还需服用降压药、降脂药、降糖药等,总之就是要根据个人情况,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。
至于复查,也是很必要的。像是血压、血脂、血糖等基础指标,还有颈动脉狭窄程度,这些都需要通过定期的检查来发现异常,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。比如说,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了,就得调整用药,使之达标。而这只有查血脂才能知道。
吴大爷的女儿很孝顺,妻子也很贤惠。女儿负责监督吃药,妻子就负责监督生活。吴大爷自己也比较争气,确诊脑梗后,就再也没有碰过烟和酒。至于生活方面,妻子会要求他早睡早起,每天晚饭后俩人会出去运动至少半小时,饮食方面更是有细心的妻子,把一日三餐安排得明明白白的。日子过得很顺心,吴大爷每天的心情也很愉悦。
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脑梗复发的关键,而且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。戒烟戒酒、规律作息、保持平和的心态等,这是基础要求,另外饮食要求低盐低脂低糖,油炸食物、加工肉食、甜品、红肉、腌制食物等,这些就别吃了,多吃点蔬果、粗粮,更有好处。运动要求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进行,以走路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为宜,记住一定要量力而行。